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车型 热门车型

西安雷诺汽车_西安雷诺汽车4s店电话

ysladmin 2024-05-05 人已围观

简介西安雷诺汽车_西安雷诺汽车4s店电话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西安雷诺汽车”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并行工程

西安雷诺汽车_西安雷诺汽车4s店电话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西安雷诺汽车”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并行工程的发展应用

2.沃尔沃是进口车还是国产车

3.宝能大谷俊明:观致的两个优势和三个问题

4.回顾多功能车型发展简史,看未来SUV哪个细分市场将爆发?

西安雷诺汽车_西安雷诺汽车4s店电话

并行工程的发展应用

        ·1988 年,美国防御分析研究所以武器生产为背景,对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行了分析,首次提出了并行工程的概念。特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房屋研究项目局与 1988 年 7 月在西弗吉尼亚大学投资 4~5 亿美元组建 CERC ,致力于设计、开发和推广 CE 使能技术,以提高产品的开发能力。·1986 年 -1992 年,是并行工程的研究与初步尝试阶段。美国国防部支持的 DARPA/DICE 计划,欧洲的 ESPRIT II&III 计划,日本的 IMS 计划等都进行了并行工程的研究。

       ·1995 年至今是新的发展阶段。从理论向实用化方向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并行工程已从理论向实用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涉及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的国际知名企业,通过实施并行工程取得了显著效益。

       如美国洛克希德 (Lockheed) 导弹与空间公司 (LMSC) 于 1992 年 10 月接受了美国国防部 (DOD) 用于“战区高空领域防御” (Thaad) 的新型号导弹开发,该公司的导弹开发一般需要 5 年时间,而采用并行工程的方法,最终将产品开发周期缩短 60%。具体的实行如下:

       ·改进产品开发流程。在项目工作的前期, LMSC 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对 Thaad 开发中的各个过程进行分析,并优化这些过程和开发过程支持系统。采用集成化的并行设计方法。

       ·实现信息集成与共享。在设计和实验阶段,一些设计、工程变更、试验和实验等数据,所有相关的数据都要进入数据库。并各应用系统之间必须达到有效的信息集成与共享。·利用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辅助并行设计。LMSC 采用了一个成熟的工程数据管理系统辅助并行化产品开发。通过支持设计和工程信息及其使用的 7 个基本过程 ( 数据获取、存储、查询、分配、检查和标记、工作流管理及产品配置管理 ) ,来有效地管理它的工程数据。

       CE 带来的效益:导弹开发周期由过去的 5 年缩短到 24 个月,产品开发周期缩短 60%。大大缩短了设计评审与检查的时间 ( 一般情况下仅需 3h) ,并且提高了检查和设计的质量。

       另外,像 Siemens 重型雷达设备也采用并行工程来改进产品质量及缩短开发周期。其实施有 6 个方面的要求:

       ·建立“一次开发成功”团队和技术中心 ;

       ·开发一种新的设计过程控制工具来跟踪循环中的时间延迟,消除无效的等待时间 ;

       ·引入 IDEF建模系统,使工程师在建模过程中质疑并改进 ;

       ·过程控制工具。其软件包含获得每个通过设计中心的设计文件的历史资料以及记录 DCI 的根本原因 ;

       ·采用 1 个在线系统要求对取消 DCI 负责的工程管理员写出详细原因 ;

       ·将产品设计小组和产品测试小组合并为数字小组,并在以后负责开发测试,测试考虑则将成为设计过程的一部分。

       ABB(瑞士) 火车运输系统建立了支持 CE 的计算机系统、可互操作的网络系统和一致的产品数据模型,组织了设计和制造过程的团队,并应用仿真技术。应用并行工程后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的周期。过去从合同签订到交货需 3~4 年,仅用 3~18 个月,对于东南亚的顾客,可在 12 个月内交货。整个产品开发周期缩短 25%~33% ,其中从用户需求到测试平台需 6 个月,缩短了 50%。

       另外,像雷诺 (Renauld) 、通用电力 (GE) 等著名企业通过实施并行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中国制造业要想进入世界竞争,必须增强自身的产品开发能力,并行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CE 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1992 年前是并行工程的预研阶段, 863/CIMS 年度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了一些并行工程相关技术的研究课题,如面向产品设计的智能 DFM ,并行设计方法研究,产品开发过程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等。

       ·1993 年, 863/CIMS 主题组织清华大学、北航、上海交大、华工和航天 204 所等单位,组成 CE 可行性论证小组,提出在 CIMS 实验工程的基础上开展 CE 的攻关研究。

       ·1995 年 5 月, 863/CIMS 主题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并行工程”正式立项,投入大量资金开展 CE 方法、关键技术和应用实施的研究。

       ·1995 年 5 月 -1997 年 12 月,进行了“并行工程”项目的攻关研究。

       二、1998 年至今,“并行工程”已有攻关成果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应用于航天等领域。

       国内对 CE 的研究也已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以下是几个成功应用并行工程的典型范例。

       西安飞机工业 ( 集团 ) 有限公司 在已有软件系统的基础上,开发支持飞机内装饰并行工程的系统工具,包括:适用于飞机内装饰的 CAID 系统、 DEA 系统和模具的 CAD/CAE/CAM 系统。如 Y7-200A 内装饰设计制造并行工程。通过了过程建模与 PDM 实施,工业设计, DFA ,并行工程环境下的模具 CAD/CAM ,飞机客舱内装饰数字化定义等技术手段。Y7-700A 飞机内装饰工程中,研制周期从 1.5 年缩短到 1 年,减少设计更改 60% 以上,降低产品研制成本 20% 以上。

       三、以波音 737-700 垂直尾翼转包生产为例,研制周期缩短 3 个月 ; 节约工装引进费用 370 万美元 ; 减少样板 1165 块,合计人民币 50 万元 ; 减少标工、二类工装 23 项,合计人民币 125 万元 ; 减少过渡模 136 项,合计人民币 68 万元 ; 提高数控编程速度 4~6 倍,减少数控零件试切时间 40%; 工艺设计效率提高 1.5 倍等。

       齐齐哈尔铁路车辆并行工程中改进后的棚车开发流程。其改进的措施包括: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就能够充分考虑冲压件、铸钢件等零件的可制造性问题和铁路货车的结构强度、刚度及动力学品质等产品性能问题,从而能够尽量减少设计错误,提高设计质量; 同时增加 DFX ,使得在产品设计阶段即可考虑产品加工、装配和工艺等问题,提高一次设计成功的可能性。实现工艺和工装的并行开发,精简设计过程 ; 制造系统与产品开发过程不构成大循环,从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与水平。 并行工程理论所体现的哲学思想运用广泛,这里把这种思想主要运用到房地产企业管理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管理方面

       按照并行工程的思想,房地产开发从一开始就考虑影响整个过程的所有因素,使每个过程的所有阶段都协调起来,并行地开展工作。将开发过程中内部外部,有形无形的因素都加以考虑,增强管理对象的交融度,并形成一种互补、匹配的整体结构。

       并行工程的房地产开发T作实质上体现了开发工作的系统性——前期策划、设计、建造、销售、管理等过程已不再是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单元,而被纳入一个完整的系统中进行考虑。前期策划工作将产品设计、投资估算、开发计划、建筑施工、质量控制、销售实现等因素一同纳入系统。在策划的同时就可以进行设计及施工准备,有助于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寿命周期一般分为五个阶段:投资决策和项目前期策划阶段;项目的设计和计划阶段;施工阶段;项目的销售阶段;使用阶段。每个阶段内和各个阶段之间都存在一些非串行工作,如:投资决策阶段做的市场调研工作与设计阶段的产品理念设计可以并行;施工图设计工作与采购准备工作可以并行。

       1.投资决策和项目前期策划阶段的并行应用

       在投资决策和项目前期策划阶段要把管理、策划、设计、施工、销售、客户、物业、行业专家等各方人员组合在一起,通过会议、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所策划项目的目的、过程、结果做全方位的考虑。

       在对顾客的需求方面运用质量功能配置(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的方法,对顾客的需求进行分析。从广义上讲,QFD是一种采用矩阵图解将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全面反映到产品开发、设计、制造的各个阶段的设计方法,它通过对产品开发过程的基本元素、事件和活动的分析以及它们之问关系的描述、转换,实现对产品开发过程的管理、指导和控制,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把客户需求转换成一系列可检测、可操作的事件和活动。

       2.项目的设计和计划阶段的并行应用

       根据对顾客需求的分析全面指导项目的设计,运用并行工程的思想使后续阶段的工作可行性和合理性作为一种设计约束条件,尽量减少后期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和施工计划变更。

       设计和计划阶段应以以下5条为行动指导:①项目发展团队(project development team)作为一个整体对整个设计负责。②项目发展团队应该阶段性的比较优化设计目标,剔除无附加价值的功能。③设计利用CAD系统网络以利于信息共享。④设计必须同时考虑施工的可操作性,例如:施工方法、技术、设备,施工顺序和不同承包商之间的配合。⑤设计应该使施工可以在设计部分完成的情况下开始,而无需等到整个设计完成。

       3.施工阶段的并行应用

       施工阶段房地产企业一般通过招标交与专业的施工企业去完成,在策划阶段就应有专业的施工人员参与项目的策划和设计,后来的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并行应用:①应该降低传统现场作业中个工序的相互依赖性,使尽可能多的工序能能同时开展。② 应该使所有工人了解整个项目,清楚自己在整个计划中作用。③工程质量和质量检查方法、标准应该公布在施工现场可见处。④定期将反馈意见送交跨部门小组以提高剩余部分的设计。

       二、组织管理方面

       1.并行团队的建立

       并行团队的建立是企业为了完成特定的产品开发任务而组成的多功能型团队,包括来自市场、设计、施工、采购、销售、维修、服务、顾客、供应商、协作单位的代表。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的绩效总和。团队成员技能互补,致力于共同的绩效目标,并且共同承担责任。大大提高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人员之间的相互信息交流。

       2.团队的管理手段

       ①计划和控制。就计划和控制的内容来说,一般包括进度、成本、质量等。具体方法和技术有:网络分析技术、基于活动的成本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等。

       ②领导和激励。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来说,领导风格基本有四种:指示、参与、授权、推销。选择风格时,主要随任务结构和员工素质的变化而变化。激励的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行为校正、员工参与方案和浮动工资方案。

       ③沟通和协调。对于密切配合的团队协同工作模式来说,信任、沟通和协调尤为重要。沟通有四种功能:控制、激励、情绪表达和信息。而协调在具体的操作时,既可化解冲突以避免组织功能失调,也可在保证组织功能正常的前提下激发冲突以达到提高群体工作效能的作用。

       3.团队的决策模式和方法

       工作团队在做出决策时,一般采取群体决策的方式。其主要优点有: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增加观点的多样性、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增加合法性。其不足之处:浪费时间、从众压力、少数人控制和责任不清。总的来说,群体决策更准确,质量更优。但就速度和效率而言,群体决策劣于个体决策。

       4.冲突的协调解决

       在实施并行工程的过程中,由于在初始阶段就应用了并行方式综合考虑整个生命过程中各环节的影响,因此,并行工程强调多学科专家的协作。由于各专家的知识面,背景等的不同,由他们组成的目标各异,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可能随时发生冲突,如何协调好这些冲突,是实施并行工程的关键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并行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冲突不断产生、发展、解决的过程。冲突的产生可以使设计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设计方案的优化。

       三、辅助管理方面

       1.建立有利于并行工程实施的文化氛围

       并行工程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在于他代表了一种不同的文化,而不仅仅是一个方法或技术。事实上,一些组织己经在他们对并行工程的定义中承认了这一点。变文化是不容易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教育培训。从高层管理部门开始,组织中所有成员都要意识到并行工程方法的好处以及它需要的条件。组织中每一层和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完全意识到并行工程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并行工程可能在这一步没有完成之前进行。

       2.争取企业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各部门主管的理解

       采用并行工程方法实施工程管理,必定会涉及到组织的变革,权力分配的变化,各种奖励政策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而企业对权力分配、责任和利益关系的确定是极为敏感的。因此必须有企业最高层主管的支持。而在中国建筑企业的现状下,一般企业高层主管很难对其下属实施强有力的影响,他必须得到其下属的理解与支持。按照并行工程思想,他必须要赋予各负责人对各部门资源的支配权,那么显然会削弱各部门主管的权力,因而需要对各部门主管做大量思想工作。企业***的决心、威望、影响力和领导艺术,是赢得各部门主管密切配合的关键。

       3.搭建并行工程信息化模型和数据平台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并行工程在企业管理能够更好的实施。一般包括以下的几种信息系统的建立完成来辅助项目的完成及企业管理的顺畅。

       ①项目管理系统。在并行产品开发中,多学科团队一般是以项目为单位组建的,其管理方式也基本是按项目管理的思想进行。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一般包括:任务分解、进度安排和跟踪、资源分配、成本核算、分析功能。

       ②工作流管理系统。工作流管理WFM是人与计算机共同工作的自动化协调、控制和通信,在计算机化的业务过程上,通过在网上的运行软件,使所有命令的执行都处于受控状态。在工作流管理下,工作量可以被监督,使分派工作到不同的用户的工作量达到平衡。

       ③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小组的决策过程因时间、地点的不同,可有四种情况发生:同时— — 同地、同时—— 异地、异时— — 同地、异时——异地。与此相对应也有四种类型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工具:决策室(支持同地—— 同时的交互作用);工程室(支持同地— — 异时的交互作用);远程会议系统(支持同时— — 异地的交互作用);电子邮件系统和语音邮件系统(支持异时——异地的交互作用)。

       ④信息共享系统。信息共享是并行小组工作的一个基本要素,信息在小组内的透明化并且沟通要及时,通过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准时性,有助于各方参与者及时进行沟通,迅速反应。

       并行工程在以上三个房地产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实际上是解决了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的项目策划、定位不准确,设计理念不符合实际情况,项目开发用时过长,项目建设过程混乱,后期服务跟不上等方面的问题。 汽车工业是一个技术与资金高度密集的成熟产业,是当今许多高新技术的载体,产品开发是汽车工业技术的核心,其本身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艺装备

       汽车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开发流程包括创意、造型、设计、工程分析、样车实验、工装设计及加工、调试、生产、装配等工作。如果不能很好地协调各环节,汽车开发必然是费时费力的浩大工程。尤其是这几年国内汽车业迅猛发展,各汽车厂竞争空前激烈,汽车开发的周期、质量、成本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对产品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不够,新产品开发全过程的实践不够,中国与国外高水平的汽车开发技术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产品开发的组织体系及人员、产品开发工作的组织、产品开发过程等环节上。下面将探讨采用并行工程在汽车的开发过程中如何实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开发成本。

       一般来讲,汽车产品开发期共有4个阶段,即策划阶段、设计阶段、样品试制阶段、小批试制阶段。汽车企业实施产品开发并行工程,就应该在这四个阶段运用。

       1.并行工程在策划阶段的运用

       在策划阶段汽车企业决策层首先应该考虑:开发的产品是否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开发的产品是否具有的先进性、可行性、经济性、环保性等优点;开发的产品是否具有潜在市场;竞争对手是否也在开发的同类型产品他们的水平如何;开发产品是否符合国内外法律法规和专利要求等方面的可行性。

       如果通过论证认为可行,则立即组建产品开发并行工程项目小组。企业应从与产品开发相关的部门,选定有一定技术专长和管理能力的产品设计、产品工艺、质量管理、现场施工、生产管理等人员(如有必要还可邀请产品的使用客户代表参加)组成并行工程项目小组,同时明确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

       2.并行工程在设计阶段的运用

       并行工程要求产品开发人员在制定产品设计的总体方案时就考案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因素,解决好产品的T、Q、C、S难题,即以最快的上市速度、最好的质量、最低的成本及最优的服务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总体方案的设计与论证作为以后详细设计的依据,必须从总体上保证最优,包括优化设计、降低成本、缩短研制周期。

       在设计阶段产品开发并行工程项目小组应根据用户要求确定所开发产品的设计目标。要确保所开发产品能使用户满意,就必须以用户关注的项目开发周期、项目开发成本和预定的最优效果作为所开发产品的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是并行工程项目小组的行动纲领,这些目标都是充分研究国内外经济形势、顾客合理要求、市场总体需求、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内部客观条件,并在全面收集竞争对手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的。设计目标确定后,要采用既合理又简便的方法,根据用户要求,找出关键目标,并将设计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分类目标。这样,并行工程项目小组就能白上而下地把设计目标层层展开,企业各部门并行地开展工作。并按关键目标要求,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评价得出最优设计结果。

       3.并行工程在样品试制阶段的运用

       并行工程在样品试制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实现产品各方面的优化。并行工程项目小组应建立典型产品的设计模型。汽车企业进行典型产品设计、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试验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典型产品的设计数据库,并通过现代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将设计数据实现信息收集、编制、分配、评价和延伸管理,确立典型产品设计模型。并通过对确立的典型产品设计模型的研究,利用信息反馈系统进行产品寿命估算,找出其产品设计和产品改进的共性要求,实现产品的最优化设计。要使开发的汽车产品设计最优化,还必须了解同类产品的失效规律及失效类型,尤其是对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有重要影响的产品设计时,要认真分析数据库内同类产品的失效规律及失效类型作用,采取成熟产品的积累数据,通过增加安全系数、降低承受负荷、强化试验等方法,来进行产品最优化设计。

       4.并行工程在小批量试制阶段的运用

       并行工程在小批量试制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实现生产能力的优化。应按产品质量要求对生产能力进行合理配置。生产过程的“人员、设备、物料、资金、信息等”诸要素的优化组合,是实现用最少投入得到最大产出的基础,尤其是在产品和技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化大生产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要实现产品快速投放市场,就更需要对工艺流程、工序成本、设备能力、工艺装备有效性、检测能力及试验能力的优化分析,实现生产能力的合理配置。同时对生产出来的产品,应站在用户的立场上,从加工完毕、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评价其质量特性是否符合产品图纸、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等规定要求;并以质量缺陷多少为依据,评价产品的相应质量水平,并督促有关部门立即制定改进措施,对投入试用的产品还应把用户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对用户提出的合理和可行的建议,也应拿出改进措施,实现客户满意。另外,由于汽车这个产品对安全要求的特殊性,企业还必须对汽车进行安全可靠性试验。

       汽车产品的安全可靠性试验的目的,主要是考核产品是否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产品设计改进和产品质量改进是贯穿于产品寿命周期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持续改进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基该方法,更是追求顾客满意、企业获利的永恒动力。

沃尔沃是进口车还是国产车

       道依茨一般是指道依茨公司生产的道依茨柴油机DEUTZ

       道依茨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柴油机的独立制造厂商,由历史上著名的四冲程发动机的发明者奥托于 1864 年创建,目前公司在德国有 4 个发动机厂,在全球有 17 个许可证和合作厂,所产柴油机功率范围从 5 至 5,000 马力,燃气机功率为 250 至 5,500 马力。道依茨公司素以其风冷柴油机问名于世,而于九十年代初,公司又开发研制出了崭新的水冷发动机( 1011 、 1012 、 1013 、 1015 等系列,功率范围从 30kw 到 440kw ),新系列发动机具有体积小、功率大、噪音低、排放好、冷起动容易等特点,能满足当今世界苛刻的排放法规,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1864年 N.A. Otto 和 E. Langen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内燃机的企业,世界上一个内燃机生 产厂诞生; 2007年8月22日,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的开业庆典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厂区隆重举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德国道依茨股份公司历经多年的深度合作终结硕果。作为世界最著名动力品牌之一的道依茨柴油机将以其纯正的德国血统和世界级的产品实力植根中国。

        依托国际一流的研发制造体系,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将秉持科学、严谨的德国品质基因,引领中国动力产业向欧洲动力标准迈进。

        在产品结构上,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拥有C、E、D三大产品平台,功率覆盖85~340马力,各种变型和适应性产品300余种,能够为中重型载货车、轻型车、客车、工程机械等不同需求领域提供科技含量更高、专业化程度更强的动力产品。产品具备先进、高效、可靠、节能、环保等一系列显著优势,道依茨动力将全面拓展客户的赢利空间。

       在谋求中国市场营销成功的同时,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将充分利用道依茨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强大感召力和丰富的国际客户资源,依托道依茨股份公司遍布全球的营销服务网络,全力推动国际市场的增长。

        截至目前,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的先期产品已销售7000余台,完成了对解放卡车、远征客车、黄海客车、西安沃尔沃客车等国内主流整车品牌的动力装备。其中200台柴油机随丹东黄海客车出口到哈萨克斯坦;气缸体、气缸盖和凸轮轴大量出口德国道依茨公司。国产道依茨发动机及零部件已赢得中外客户的广泛赞誉。

        在开业典礼仪式上,德国道依茨股份公司与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签订了1000台发动机的合同,产品将提供给世界著名农机生产商--意大利赛迈道依茨股份公司。道依茨整机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帷幕已经拉开。良好的销售开局印证了道依茨产品强大的市场潜力,世界级的企业体系能力必将支撑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创造企业效益、客户价值及社会贡献的共同增长。

        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将凭借世界级的品牌影响力、世界级的技术标准、世界级的动力工厂、世界级的动力平台、世界级的赢利模式和世界级的市场战略,全面满足国内与国际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引领主流市场的发展趋势,并全力推动中国自主商用车及工程机械品牌的国际化发展脚步。

       世界级的品牌影响力

        作为世界发动机产业的奠基者,德国道依茨股份公司在143年的发展历程中,传承严谨、科学的制造传统,坚持最具革命性的科技突破。从四冲程发动机的发明,到水冷柴油机的诞生,众多具有开创意义的动力产品,让道依茨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推崇与盛誉。道依茨公司是沃尔沃、雷诺、阿特拉斯、赛迈等国际众多知名品牌的忠诚战略合作伙伴,始终引领着世界柴油动力的发展潮流。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我国汽车产业的领军企业,目前位居中国制造企业500强首位、世界500强第385位。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大连柴油机分公司始建于1951年,是我国最早试制、生产车用柴油机的企业之一。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一汽解放公司大柴分公司凭借优良的产品性能、持续的技术升级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感动服务,始终站在中国发动机行业的最前端。

        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的建立,是一汽集团实施“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发展战略的又一项重大举措。依托对道依茨世界级动力技术的吸收与借鉴,解放自主品牌的产品优势将进一步增强,在其向国际著名名牌迈进的发展道路上,道依茨动力必将贡献强大而持久的推动力量。

       世界级的技术标准

        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针对产品研发、生产、零部件采购等各个环节,在ISO(国际)标准、EN(欧洲)标准、DIN(德国)标准、GB(国家)标准以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产品开发标准、工艺过程标准、零部件供货技术标准为核心的世界级技术标准体系,从而为产品的性能与质量提供了强大的体系保障。另一方面,依托德国道依茨的技术升级与技术储备,基于对客户需求趋势的准确把握,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的动力产品具备了准确的市场定位和持续、稳定的升级换代能力,既能够结合中国市场特点,打造适合中国整车需求、适应中国使用环境、符合中国客户成本要求的动力产品,又能把握国际动力科技潮流,与德国道依茨股份公司同步生产高科技含量的动力产品,服务国际高端客户。

       世界级的动力工厂

        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的生产工艺汇集了英国LANDIS磨床、美国IMPCO抛光机、德国HELLER加工中心、德国CROSS-HUELLER自动线以及瑞典ABB装配线等国际一流设备,应用了德国SIEMENS公司的刀具监控、德国HOMMEI公司的在线检测以及瑞典ABB公司的防差错技术,生产工艺和检测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产品验证方面,以道依茨百余年经验积累而成的验证体系为基础,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全面采用世界级的零部件开发试验,整机性能、可靠性试验,零部件和整机认可,零部件、整机性能评价,风险评估等验证标准,从而确保产品具有同步欧洲著名动力产品的可靠性能。

       世界级的动力平台

        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的动力平台涵盖了道依茨1013 、2012、2013三大系列4缸和6缸柴油发动机39个机型(车用柴油机30个机型,工程用柴油机9个机型),排放达到国Ⅲ标准,具备国Ⅳ潜力,年生产能力可达10万台。

       目前,已投产的1013系列发动机,国产化率达到72%,累计经过了12000小时的整机台架试验、100万公里整车道路试验,通过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道依茨股份公司权威专家的联合评审,发动机性能、排放和可靠性全面达到当今欧洲质量标准。

       世界级的赢利模式

        道依茨国产化发动机具有同类产品不可比拟的优势:产品体积小、重量轻,比同类发动机轻150-200公斤;零部件通用性、系列化程度高,便于整车布置;动力性强,起步扭矩600牛顿?米,比同排量产品高10%以上;长寿命,B10寿命达到70万公里;低排放,国Ⅲ排放,具有国Ⅳ排放潜力;低油耗,万有特性最低油耗≤195克/千瓦时;低噪音,发动机噪音≤96分贝;低成本,价格比同类进口发动机低30%。

        在服务领域,遵循“用信承诺、用心服务、用新超越”的服务理念,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将充分整合国内与国际营销服务资源,构建高效的立体式服务保障体系,提升产品附加价值,预见性满足客户需求。

       凭借产品与服务的整体优势,道依茨动力能够全面提升整车产品的性价比与市场竞争力,并向广大整车用户提供高效、良性的赢利模式,最大限度地扩展客户赢利空间。

       世界级的市场战略

        根据既定产品战略,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将在中国柴油机行业率先开发换代国Ⅳ产品,占据市场先机。同时,企业将不断扩大非载重车的市场领域,用国产道依茨产品替代道依茨公司原装机在中国的销售。与此同时,道依茨公司的国际客户,如沃尔沃、雷诺、阿特拉斯、赛迈等在中国陆续建厂,也将大幅提升国产道依茨产品在非载重车市场的销量。德国道依茨公司将利用其全球营销网络,为国产道依茨和原大柴专利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突破与增长提供强大支持。目前,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生产的1013系列发动机已经通过出口欧盟的欧Ⅲ排放认证,获得了出口欧洲市场的许可证。

        通过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这一合资平台,道依茨与第一汽车以国际性的战略合作迎接未来挑战。以杰出的产品与服务为契机,解放卡车等自主商用车品牌将持续获得国际先进的动力总成装备,这将为我国自主品牌征战国际市场增添强大的竞争优势。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将以不断提升的客户价值、更高的柴油动力标准和自我的不断超越,推动中国柴油机行业的更高发展!

宝能大谷俊明:观致的两个优势和三个问题

       沃尔沃是进口车,也生产合资客车“申沃”和“西沃”。

       1、申沃客车是中瑞合资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SUNWIN)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AICMotor)、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VIC)、瑞典沃尔沃客车公司(VBC)三方投资组成。

       2、西沃客车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航空工业骨干企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世界著名客车制造厂商瑞典沃尔沃客车公司共同投资的合资企业,于1994年4月18日正式成立。

扩展资料:

       

       沃尔沃集团于1994年在北京设立首个中国办事机构。集团旗下所有业务领域和服务部门都已进入中国,业务覆盖全国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在华雇员人数约为六千人。中国成为继瑞典总部以外唯一拥有集团旗下全部业务的“本土”市场。

       沃尔沃集团总部设在瑞典哥德堡,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北欧证券交易市场上市。作为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沃尔沃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基地,并在190多个市场从事经营活动,客户集中分布于欧洲、亚洲和美洲。

       沃尔沃集团下属工厂:沃尔沃卡车(北美重卡)、沃尔沃建筑设备(上海工厂,英格索兰,山东临工等)、沃尔沃客车(申沃、西沃等)、沃尔沃宇航(航空服务)、沃尔沃遍达(主要是生产游艇引擎动力装置)、沃尔沃金融服务、迈克卡车、UD卡车(在日本生产)和雷诺卡车(东风合作)。沃尔沃集团不包括沃尔沃汽车公司。

       百度百科—沃尔沃

回顾多功能车型发展简史,看未来SUV哪个细分市场将爆发?

       观致7是宝能收购之后观致首款全新车型,能否卖好观致7将是对新高管团队和宝能的第一次大考

       撰文?/?刘宝华

       编辑?/?张?南

       设计?/?赵昊然

       观致第三款车型观致7于7月20日在常熟工厂下线,不出意外的话将在第三季度上市。

       观致上一款新车观致5上市要追溯到2016年3月,要不是新冠疫情导致东京奥运会延期,观致将保持一项纪录:连续两款新车上市都在奥运会年。如果2013年11月上市的首款车型观致3再提前一年的话,那它至今的每一款新车上市都在奥运会年。

       4年时间往往意味着改天换地,比如美国总统换届。托奥巴马连任的福,观致3、观致5都是在他任内。特朗普就没那么幸运,都快把地球颠个个了,任期内还没见证过观致新车上市。

       新产品缺位导致近几年关于观致的舆论关注点集中在造车还是圈地的分析、人事变动的探究、与经销商关系谁是谁非。

       人事问题是一切的基础,宝能系掌舵人姚振华需要为宝能汽车和观致汽车找到合适的操盘手,观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高管团队扭转此前的不利局面。但2018年初引入的一批经理人一年后纷纷离开。

       2019年2月,观致吸纳了一批日产系高管:前日产-雷诺联盟全球新能源总监矢岛和男担任观致CEO,前日产-雷诺联盟车辆互联互通技术全球总监长原巨树担任观致COO、前英菲尼迪全车系开发总负责人平井敏郎担任观致CO-CTO(联席技术官)、前日产专家刘强担任副总裁。

       2020年2月,东风日产前总经理,前日产执行董事兼日产全球电动车、电池事业部本部长大谷俊明加盟,任宝能汽车集团常务副总裁和深圳鸿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主持两家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这波日产系高管还包括曾在东风汽车、东风日产、东风启辰工作30余年的徐建明。

       再加上在美国通用汽车有过17年经验的CTO、观致研究院院长柏争先,长期担任PSA亚太研发中心设计总监的设计副总裁龚冯友,这样一支高管团队,能让观致进入主流车企行列吗?

       观致7是宝能收购之后观致首款全新车型,能否卖好观致7将是对新高管团队和宝能的第一次大考。新车下线次日,汽车商业评论在观致汽车上海办公室采访了宝能汽车集团常务副总裁大谷俊明。

       “对我自己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跳脱以往的经历对自己思想的束缚。”当天大谷俊明说了不止一次这样的话。他认为,自己和团队需要面对巨大变革,包括如何适应汽车四化、如何适应新的主机厂与供应商关系、如何了解和满足剧烈变化的客户需求,以及如何把汽车开发周期从30个月缩短到20个月。

       在行业大谈“活下去”时,大谷俊明对宝能汽车和观致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有两个原因让他们保持竞争优势:一是宝能集团多元化产业的协同效应,二是宝能的资金雄厚。

       对观致之前不成功的分析,大谷俊明认为主要问题出在产品研发缓慢、对保有客户服务欠缺、公司管理三大方面。

       加盟半年,大谷俊明的主要工作是协调整个宝能汽车乃至宝能集团的资源全力支持观致7的量产和上市。他还对宝能汽车的研发和品质管理体系进行了调整。

       宝能拥有广州研究院、西安研究院、深圳研究院(全球研发总部)、上海(观致)研究院、日本电池和新能源研发中心,以前按照项目分工体系,每个研究院都是相对小而全的一个完整体系,改变成为以零部件分工的体系。

       大谷俊明说:“例如会有统一的负责人来负责整个座椅,这样才能实现通用化。当然,不同的车型,座椅会有变化,但它里边的座椅骨架和滑轮,是可以实现通用化的。如果无法实现通用化,就无法达到成本最优。”

       研发人员目前有2000多人,公司目标是5年内扩充至2万人。

       从观致7开始,观致的产品更新换代节奏将会加快,将保持每年推出1-2款全新车型的节奏,到2025年实现从轿车、SUV到MPV、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车型、从A0级到B级车型的覆盖。

       采访大谷俊明后,汽车商业评论记者连线了两家观致经销商了解当前情况。

       经销商A是汽车商业评论熟识的,2018年时观致对大经销商的价格倾斜、2019年的国五国六切换半年无车可卖曾让他非常失望,这次从语气上听起来情绪积极了很多,“以前观致为了走销量的一些政策我不认可,但它的质量真的不错,有市场。以前他们受到一些其他因素影响,希望宝能做自己的营销策略。”

       不久前,这位经销商受邀与矢岛和男等高管开会沟通观致7的上市和销售问题,让他印象深刻:“明显感觉跟以前不一样,很谦虚,看到了他们的诚意,愿意听取经销商意见,希望经销商跟观致一起走。包括这次沟通我们对价格有不同意见,他们也都听进去了。”

       该经销商希望观致利用好现有的经销商资源,有一家支持一家,经销商活下去了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更多的经销商愿意进来,从小到大。

       经销商B谈的更多的是观致7:“新车整体我看了一下,很好的,观致从一开始外观都很强,你现在看观致3外观都不落后。以前观致5有人说内饰没有感觉,观致7我仔细看了,整体感觉是很良心的。”

       这位经销商认为:“所有经销商都认可观致的质量,外观造型也不错,关键是价格。如果新车价格比较亲民,市场绝对会打开。还有一点,老车主才是根本,要给老车主一个好的置换价格。观致以前的车都16万、17万,残值比较低。如果补贴,让老车主先享受优惠,让经销商赚到钱,我觉得市场打开是没问题的。”

       以下是采访大谷俊明的实录节选。

       最后一份工作,要做有趣的事情

       问:为什么回到中国工作,选择加入宝能汽车集团?

       大谷俊明:今年是我在汽车行业工作的第40个年头。从年龄来看的话,宝能汽车集团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份工作了。最后一份工作,肯定是要做最有趣的事情。

       那作为最后一份、也是最有趣的事情,我没有选择留在日本,也不是选择美国,而是选择了中国。刚才提到,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汽车市场,是全球汽车市场急速变革的桥头堡。在这个变革的市场里,宝能汽车集团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接下来会是快速发展的、不断壮大的公司。

       宝能集团姚振华董事长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敢想、敢做,敢担当,尤其在造车上的决心和魄力非常打动我。宝能集团有着三大战略:“制造宝能、科技宝能、民生宝能”。“制造宝能”位于三大战略首位,当中,汽车产业又是“制造宝能”战略的第一核心产业。同时也因为汽车产业的高科技属性、民生属性,可以说是全面承载着“三个宝能”战略。

       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变革的市场,和宝能这样快速发展的公司工作,我觉得自己都变得年轻了。所以我现在和初次见面的人,都说自己40岁左右。当然,工作每天还是非常繁忙的,但非常有趣。在我这个年龄,还可以做这么有趣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我这一次选择是对的。

       问:你觉得中国市场和10年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大谷俊明:不管是汽车还是别的商品,中国市场与10年前最显而易见的不同,就是产品的品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另外,就是中国市场的竞争比10年前更为激烈。中国市场是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桥头堡,?“新四化”CASE(?“Connected?网联化”、“Autonomous?智能化”、“Shared?共享化”、“Electric?电动化”)的趋势在中国市场非常明显。虽然我在汽车行业已经工作40年,但是如此大的变革,我也是第一次经历。

       新四化涉及到的变化还有供应商和主机厂(OEM)之间的关系。以往是主机上在最上面,然后下面是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这样的一个三角形的关系。现在的情况是生产电池、电控零部件的供应商的水平已经跟主机厂持平,甚至有的实力更强,已经超越了主机厂。从自动驾驶方面来说,拥有自动驾驶技术的企业也不断地在超越主机厂,所以说整个产业构成在不断变化。

       客户也在发生变化。以前的客户,对汽车最感兴趣的,是车上装的是什么发动机、马力多少等。但是现在的客户更注重的是汽车的造型是否足够好看,以及中控屏和智能网联系统的易用性,是不是像手机一样容易操作。当然,客户不变的需求是对汽车品质的重视,以往是注重品质,现在仍然注重品质,这也是观致汽车一以贯之的优势。

       在这样的变革当中,对我自己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跳脱以往的经历对自己思想的束缚。比如说,以往开发汽车需要30个月,这是一个常识。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客户已经不会愿意花这么长时间去等待了,那怎么样才能缩短到20个月呢?这是一个挑战。在不久的未来,汽车也会和手机一样每年都推出新的产品。所以说这10年,汽车产品本身在变化,客户在变化,汽车业界在变化。

       观致活下去靠两点

       问:中国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已经有很多造车新势力退出市场,多个大品牌也喊出了“活下来”的口号。作为宝能汽车集团和观致汽车,怎么才能从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甚至脱颖而出呢?

       大谷俊明:在我看来,放眼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没有一个车企像观致汽车这样一个拥有如此多元化产业的大股东。与吉利、长城不同,也不同于来自互联网领域的造车新势力,宝能集团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多元化产业集团,旗下拥有的高端制造、国际物流、物业开发、民生服务四大产业板块,每一个板块与汽车产业的融合与协同,都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比如,宝能旗下的中炬高新、韶能股份、南玻集团拥有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与整车制造的协同效应,比如国际物流业务在汽车物流、仓储上的协同效应,比如综合开发(房地产)与汽车销售网络和充电网络的协同效应,比如民生服务板块里的共享出行、文化旅游、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板块与汽车产业协同效应。

       各个板块的协同效应,已经在观致汽车上有所显现,比如广州宝能观致文化中心对于观致品牌年轻化的作用,比如宝能旗下物业对观致销售网络的助力作用,比如联动云共享出行业务与观致汽车的协同作用,比如宝能医疗健康产业与观致共同开发的CN95级空调滤芯及即将在观致7搭载的主动空气管理系统……

       总而言之,我认为宝能汽车和观致汽车最大的特点和竞争优势,就在于宝能集团多元化产业的协同效应,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另外一点是,汽车产业需要非常大的投资。宝能的资金比较雄厚,对我们来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刚刚所提及的零部件研发这一方面,除了宝能旗下的几个上市公司(中炬高新、韶能股份、南玻集团),宝能汽车集团也已经自建了鸿鹏新能源、臻宇新能源,分别进行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的研发。

       在整车研发方面,我们拥有上海(观致)研究院、广州研究院、西安研究院、深圳研究院、日本电池和新能源研发中心,我们还计划在美国硅谷、欧洲建立研发中心。所以,我们现在正在大规模的招聘研发人员,光是整车的这一方面的研发人员,我们希望在5年内能够招聘2万人,现在拥有2000多人。

       宝能汽车集团将以新能源智能汽车为核心,覆盖动力电池、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汽车销售与后市场服务、汽车金融、共享出行等“汽车智造”全产业链生态圈。目标是通过10-15年的耕耘,成为中国领先、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移动出行和综合服务提供商。宝能集团的雄厚资金实力,是这一目标最终实现的有力保障。

       过去的观致有三个问题

       问:?观致7是一个新的开始,新高管团队对公司的历史了解多少,观致第一阶段不太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大谷俊明:过去不够成功的原因,我想有三方面。首先是在新产品研发上,过去观致投入比较少,导致了新车型进展非常缓慢,从观致3、观致5、观致7大概每3、4年的时间,我们才推出了一款全新车型。其次,对已经购买了观3和观5的消费者的服务可能也有所欠缺。除此之外,整个公司的管理方面可能也有不足的地方,没有用先进的方式去进行管理。

       宝能集团战略投资观致后,针对这些问题,都有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管理上,现任的CEO(总裁)矢岛和男先生此前负责日产-雷诺联盟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全球开发总监,他除了技术方面的擅长,在管理方面,也把一些优秀的管理理念导入了进来,将日系车企“精益管理”的理念贯穿其中,然后才有了观致7车型。

       当然,我们的管理团队有一个很好的搭配,既有国际化视野,同时也有熟悉中国市场的本土人才,比如常务副总裁徐建明先生,徐建明先生在东风系车企有着30多年的汽车行业经验,非常熟悉中国情况。

       我们的CTO、观致研究院院长柏争先先生,在美国通用汽车有17年的经验,回到国内上汽、北汽、观致等工作也有13年时间。我们的设计副总裁龚冯友先生,既在PSA集团总部工作过,也长期担任位于中国的PSA亚太研发中心设计总监。

       其实,对我来说,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日本也好,德国人也好,只要他擅长这一份工作,就会分配他们做。前几天,我面试了自动驾驶方面的一位候选人,是印度人。所以,宝能和观致的用人理念是不论国籍,唯才任用。

       在新产品研发上,宝能战略投资观致后,已经投入资金超过200亿元,除了化解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外,大部分资金投入了产品研发上。除了观致7今年会上市,明年还会有全新的轿车和REV(增程式电动车)新能源产品上市。

       从观致7开始,我们的产品更新换代节奏将会加快,会保持每年推出1-2款全新车型的节奏,到2025年实现从轿车、SUV到MPV、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车型、从A0级到B级车型的覆盖,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全面、丰富的产品选择。

       产品更新节奏加快的背后,是宝能赋能2年多以来的逐步积累和效果显现。汽车是一个长周期行业,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随着宝能集团资源的持续注入,观致汽车正在逐步走出“隧道”期,新产品量产节奏明显加快,我们将不断丰富产品类型,满足中国消费者持续升级的汽车消费需求。

       在服务上,长期以来,观致品牌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渠道网络不够健全,消费者想买观致车买不到,或者对售后维修保养服务有所担忧。目前,宝能汽车集团正在市场容量较大、观致未有布局且发展经销商有难度的空白区域,快速地推进直营店战略。

       与此同时,观致也在积极帮扶现有经销商并拓展新的经销商入网。过去观致3-4年才推出一款全新车型,经销商很难全面健康的运营,但是,近期经销商伙伴看到了观致7实车并了解到我们的新车规划后,很多经销商表示愿意与我们长期合作。

       宝能汽车直营店与独立经销商共同形成的观致经销商网络,目前已经拥有超过了170家门店,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从观致而言,主机厂对所有渠道都是一视同仁的,都是我们与消费者链接的重要渠道。相信随着我们的销售网络逐步覆盖全国主要市场,消费者原有的担忧将不复存在,有利于增加消费者对观致品牌的触点,提振消费者对观致品牌的信心。

       问:你到宝能汽车集团已经半年,这半年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大谷俊明:这半年最重要的工作,当然是协调整个宝能汽车集团乃至宝能集团的资源,全力支持观致汽车的新产品——观致7的量产和上市。此外,这半年我对宝能汽车集团的研发和品质管理体系进行了调整,相信会对整个汽车板块起到更长远的效果。

       研发体系方面,我们拥有广州研究院、西安研究院、深圳研究院(全球研发总部)、上海(观致)研究院、日本电池和新能源研发中心。由于观致和宝能汽车集团接下来的车型越来越多,最重要的是通用化,所以我将原来的按照项目分工的体系,转变成以零部件分工的体系。例如,会有统一的负责人来负责整个座椅,这样才能实现通用化。当然,不同的车型,座椅会有变化,但它里边的座椅骨架和滑轮,是可以实现通用化的。如果无法实现通用化,就无法达到成本最优。

       另外,观致汽车最重要的品牌资产是品质,姚振华先生对于整个宝能汽车集团的品质要求也是非常之高。近期,我对品质管理体系进行了调整,由统一的团队负责不同项目的供应商品质把控,力保不同项目、不同车型都能保证相同高标准的品质要求。

       我刚到宝能汽车还半年,还有很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也欢迎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观致和宝能汽车集团,和我们一起在这个变革时代,创造一个辉煌的事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SUV市场一直话题不断。上一期,我们探讨了《SUV市场的半年新变化》,有不少读者在后台留言表示还不够“解渴“,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疑问。本期,《车业杂谈》收集了部分网友提问,再次邀请到汽车行业资深专家、《车业杂谈》汽车新媒体平台独家特约汽车行业评论员方圆,看看他对于下述问题有何见解。

       《车业杂谈》:从最近的成都车展来看,增加有不少硬派SUV的新车,硬派SUV有回归的迹象,您的看法如何?

       答:的确,这次成都车展出现/亮相了近期少有的硬派SUV车型(特别是造型方面),如长城哈弗大狗、长城WEY坦克300、北京J80、五菱宏光侠等。为何近来市场上有硬派SUV车型的回归迹象(包括路虎卫士、福特Bronco、Jeep牧马人等),得从MPV、SUV、硬派SUV车型等发展的历史来看,从市场变化的趋势及成熟度来看。

       首先从MPV发展的历史来看,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克莱斯勒新任总裁李·艾柯卡(Lee?Iacocca)为了拯救克莱斯勒并重启其辉煌,根据市场调研,抓住了市场需要一款家用厢型车(由于经济/社会/活动发展及家庭人口构成的需要,而当时的厢型车都是以运货为主,不再适应形势发展),于1983年11月推出了世界上首款规模化/量产的、承载式车身、家用厢型车(Mini?Passenger?Van/微型厢型车?–?俗称微型乘客面包车或简称为微面/Minivan、早期的MPV,如图所示)?–?Plymouth?Voyager/普利茅斯捷龙以及Dodge?Caravan/道奇凯领。由于满足了需求、迎合了市场,家用厢型车(Minivan)一经推出/上市即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拯救了濒于破产的克莱斯勒。?在欧洲,雷诺于1984年推出了类似的车型,称之为MPV(Multi-Purpose?Vehicle/多功能车)。从此,在全球汽车市场上多了一个物种?–?MPV。克莱斯勒也于1984年创记录地盈利24亿美元,李·艾柯卡成功地拯救了克莱斯勒?。

       同样,在上世纪90年代,福特经过市场调研,发现人们喜欢越野/硬派吉普车的内在优势,但没有一款适合城市型的、兼越野功能、多用途的吉普车型。为此,福特抓住了市场需求的机会,以其越野车Bronco?II为基础,于1990年3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规模化量产的城市型的、兼越野功能、多用途的/非承载车身吉普车型:Explorer/探险者、称之为?–?Sport?Utility?Vehicle/SUV(如图所示)。从新定义了SUV的福特探险者,一经推出就引爆了城市SUV市场、成为领军者,引领了城市SUV的潮流,同时也引导了全美(乃至后来全世界)SUV的潮流,使SUV从小众车型成为大众车型,并逐渐主导市场,世界流行,开启了全球SUV大趋势30年。目前,福特探险者作为中大型SUV,全球累计销量已经突破800万辆,30年里平均年销量约达27万辆,创造了世界纪录,成为全球及美国最畅销的中大型SUV车型。

       同样,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福特看到了新的市场需求,市场需要新型的MPV、特别是在造型及功能/性能方面?–?市场需要更时尚的造型,更安全的MPV(MPV经常被家庭主妇用来搭载家庭成员/孩子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及旅游等)。为此,福特于1994年推出了全球首款、具有现代/创新造型风格、5星级碰撞标准的MPV?–?Windstar/稳达或风之星(如图所示)。从此,福特Windstar/稳达引领/开启了新一代(或全球第二代)的MPV造型及功能/性能,并为全球MPV所借鉴。通用于1996年推出的雪佛兰Venture(后来成为?–?别克GL8),克莱斯勒与1996年也推出了类似的造型趋势的新款普利茅斯捷龙以及道奇凯领。

       同样,丰田/雷克萨斯看到另一个细分市场需求,一个高端/豪华客户的细分市场需求–?更加轿车化的SUV(发现/开发/引领了潜在用户群体)。为此,雷克萨斯于1997年推出/上市了全球第一款更加轿车化的SUV(RX300,如图所示)?–?跨界SUV,也称作CUV(Car-based/Crossover?Utility?Vehicle)或SLV(Sport?Luxury?Vehicle)。十年后,2007年宝马推出其第一款跨界/溜背/掀背式X6将CUV/SLV发展、形成了其本身的特点SAC(Sport?Activity?Coupe),引发了更多的汽车企业开发多种形式的跨界SUV并出现新的物种轿跑SUV。

       SUV发展经历了吉普/越野(硬汉),城市/越野兼顾SUV(出行,旅游,拖拽/牵引,越野),跨界/轿车式底盘/平台SUV(轿车舒适性及SUV空间/视野),轿跑SUV(轿跑造型及最低SUV的高度,彰显造型及个人风格)的四个阶段。SUV的上述四个细分市场都有各自的用户群体(含经济、家庭结构/需求及生活方式、个人风格/特性等)。这些群体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地域发展等相关联。

       国内的MPV发展也经历了类似的阶段、但有所不同。?以MPV为例,早期的中国市场的面包车(微型厢型车,简称“微面”或后来的“微车”)主要借鉴日本造型/结构方式(天津大发等),也从上世纪80年代起,经历了吉林汽车(北方的还有哈飞汽车)、天津微车、重庆长安(销量领先了约有15年之久,1990-2005年)、上汽通用五菱等的辉煌。通用五菱于2010年9月6日上市了中国首款紧凑型商务车(中国式MPV)-?五菱宏光,正式的开启了国产MPV的征程。随着MPV的不断地升级,MPV也可大致的划分为商务MPV,城市MPV,以及乡村MPV。

       国内SUV的发展与国外也经历了类似的阶段。国内SUV发展先驱长城汽车于2002年5月26日最早推出了非承载车身、越野SUV车型?–?赛弗,并于当年SUV市场前三名。2005年长城推出首款城市型SUV或CUV(哈弗H3/H5的前身)。2010年长城H5上市,2011年长城H6上市。2013年3月,长城哈弗SUV独立成立,从此长城汽车SUV进入哈弗品牌时代。2016年长城推出高端品牌SUV?–?WEY,2017年WEY?VV5(12.08?-?14.28万元)及VV7(16.98-18.88万元)开始陆续上市。最近,新一代哈弗H6上市,轴距2738mm。目前,长城汽车SUV车型还保持着两类,一类为城市型SUV,如H6、H8等;一类为越野型(非承载式),如H5(10.78-13.68万元)、H9(20.98-36.88万元)等。

       从长城汽车以及其它的车企SUV发展历程来看,也大致经历了越野、城市、跨界、轿跑SUV四个发展阶段。

       《车业杂谈》:从国内外多功能车型的发展历程来看,MPV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您的看法如何?

       答:从近三年的MPV销量来看,其总销量连续下滑,如表所示,似乎市场增长潜力不大。但如果考量细分市场?-?中高端MPV(含豪华,如奔驰、雷克萨斯,以及丰田埃尔法等),则其单月及累计市场份额大幅度地增长,从2017年起的7%左右增长到了2020年的20%左右。以通用GL8为例,由下表可以看出其月度及累计市场份额一直在增长,即使2020年受疫情影响,其1-6/1-7月份的市场份额也在增长,?2020年7月MPV的市场占有率已达20%,1-7月的市场占有率累计也达15%。而五菱宏光的MPV市场占有率虽然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

       《车业杂谈》:从上面的数据来看,中高端MPV的市场需求还是有很大的潜力,机会在哪里,您可否给予进一步的评述?

       答:如前面所述,当美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福特领衔于1994年将MPV提升了一个档次,全民全面升级换代MPV,如目前的GL8的水平。而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升级换代的中国品牌MPV的供给还没有跟上,没能满足市场需求,这也为何中高端/豪华MPV市场还在增长。另一个误区是高端MPV一定是商务车,而实际上GL8以及其它的MPV(克莱斯勒Dodge?Caravan/道奇凯领,丰田Sienna,本田奥德赛等)都是全民家庭使用的MPV。但由于中国国情有所不同,产生了商务MPV、城市MPV、乡村MPV。预计GL8级别的城市MPV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特别在长三角城市地区,珠三角城市地区。如果有一款中国品牌MPV达到GL8级别,但价格极具竞争力,平民价格、豪华体验,那也一定会是一款热销MPV。

       《车业杂谈》: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何最近一些车企开始陆续上市一些硬派SUV车型,其市场机会在哪,近些年硬派SUV的销量一直都不佳,您的看法如何?

       答:的确,近些年硬派SUV的销量一直都不佳,有报道统计:从2007年至今,硬派越野车在SUV市场的销量占比已经由21%逐渐滑落至2%。但随着SUV市场成熟度的不断地提升,消费者对SUV的种类及功能/性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也正如前面所述,中国SUV市场也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越野、城市型SUV(城市+越野)、跨界CUV、轿跑SUV。但近些年来,城市型SUV中的越野性能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城市SUV可以被认为是MPV,或与MPV没有明显区别,只是厂家在造型设计上趋向SUV并把其归类于SUV,这样就可以借助SUV热的市场趋势而有可观的销量。这样的SUV将SUV内在的优势就忽略了,如越野性能。当有些汽车企业认识到这一点时,会从越野角度,重新激发消费者对SUV越野功能/性能及需求的再认识而推出硬派SUV。

       但纯硬派SUV也有其本身的局限性,这也是为何在上世纪90年代福特探险者的诞生,并引领全球SUV潮流(城市+越野)。目前的问题是:当前有些或者相当一部的SUV将越野性能“忘记了”、“减弱了”,这是个问题。?但纯硬派SUV、特别是非承载车身的SUV毕竟是个小众车型,同时操控性及舒适性难以完美。除了“发烧友”之外,越野性能的使用有限,但又不得不备,以防时需。

       《车业杂谈》:的确,对于SUV消费者来说,越野性能不得不备,同时也是旅游及拖拽、牵引拉货的好帮手。哪类SUV车型兼顾城市及越野性能较好,市场潜力如何,未来趋势如何?

       答:目前,销量很火的中型SUV红旗HS5及中大型SUV福特探险者等车型兼顾城市及越野性能较好(如表所示)。如表中数据所示,红旗HS5接近角及离开角最大,从车身结构上

       来说,越野性能最好,福特锐界排名第二。这红旗HS5及福特锐界的接近角及离开角都大于20°。就中大型SUV而言,如表所示,丰田普拉多及福特探险者的接近角及离开角都大于20°。如表中销量数据及接近角/离开角数据所示,显示SUV消费者还是关注SUV的越野性能。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为何,新SUV车型红旗HS5(上市一年多)及福特探险者(刚刚上市一个月)热销。未来的趋势是兼顾城市使用及越野性能的SUV销量会最好。

       《车业杂谈》:SUV的越野性能的确是SUV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似乎行业并没有统一的越野性能的标准,如何来评判SUV的越野性能,标准如何,您的看法如何?

       答:由于SUV的越野功能/性能也在不断地变化,目前,行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特别SUV的越野功能/性能也与整车的各种系统参数有关,如车身的几何结构参数?-?接近角、离开角、离地高度,承载式及非承载式车身;动力系统参数?–?功率、扭矩、驱动形式、驱动控制策略、前后中差速器/锁等。但车身的几何结构参数是个基本参数,也是一个直观、可被消费者测量的参数。在车身的几何结构参数中,而接近角、离开角参数又是核心、基本参数。接近角、离开角小,再强的动力系统也无法施展。

       就承载式或非承载式车身而言,由于近代车身结构的设计进步、是车身材料的进步,车身的刚度及强度都可以按照越野的功能/性能进行设计,绝大部分的越野的功能/性能都可以得到满足。为此,就本人的考量而言,SUV的接近角、离开角都要大于20°时,SUV才能具备越野功能/性能的基础,才能完成越野项目,如:穿越“蝴蝶谷”、“炮弹坑”,爬“36°陡坡”或“42°陡坡”等;才能算得上一辆具备越野功能/性能的SUV,才能称作城市型越野SUV(城市用途?+?越野性能),不然的话,仅仅是跨界SUV(MPV/溜背?+?SUV造型),或轿跑SUV(轿车/Coupe?+?SUV造型)。如果SUV的接近角、离开角都大于25°时,则其越野功能/性能则接近传统的硬派SUV。

       《车业杂谈》:前面对SUV的越野性能重要参数/特征做了讨论,一款卓越的城市SUV应该还需要关注操控性、舒适性等属性,您的看法如何?

       答:纯越野SUV的设计着重越野功能/性能,跨界SUV是强调舒适性及SUV造型,而城市SUV即要有优异的舒适性、操控性、动力性等又要具备卓越的越野性能(在城市SUV范围内,并能完成“炮弹坑”、“蝴蝶谷”、“36°及42°陡坡”等项目),为此,要设计、制造出一款卓越的城市型越野SUV需要高效的体系及领先的技术的支撑,如红旗HS5及福特探险者。以福特探险者为例,除了其越野方面的设计及技术(接近角及离开角均大于22°,7种路况驾驶模式,包括雪地、沙地、湿滑等)外,其动力系统(“双百”指数?-?百公里加速,百公里油耗)、操控系统(50:50车身重量分布/配比等)、舒适系统(丹麦B&O音响)等也皆在其细分市场中领先。更重要的是福特探险者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平民价格、豪车体验(能与福特探险者在越野及城市用途两个方面直接竞争的都是豪华SUV)。同理,红旗HS5也是如此。

       《车业杂谈》:中国品牌SUV在城市/越野SUV以及硬派SUV的设计及制造有哪些方面有提升的潜力,您的看法如何?

       答:中国品牌城市/越野SUV以及硬派SUV的设计/技术方面还有提升的潜力。特别是在动力及操控方面。以最近回归的硬派SUV北京J80为例,其动力系统为搭载3.0T?V6发动机,最大功率206kW,最大扭矩则为420N·m,与其匹配的是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2.3T发动机也是个选配(功率170kW,扭矩345Nm)。网上文章将北京J80与奔驰G500进行对比,特别是在车身尺寸及造型方面引述如下(这里加上动力系统以及福特探险者进行参考):

       就动力系统而言,奔驰G500就一款发动机:4.0T?V8(功率310kW,扭矩610N?m)。福特探险者也仅一款发动机:2.3T?L4(功率203kW,扭矩425N?m)。北京J80?3.0T?V6发动机要弱于奔驰G500?4.0T?V8,与福特探险者2.3T?L4相当。但北京J80?2.3T?L4(功率170kW,扭矩345N?m)要弱于福特探险者2.3T?L4(功率203kW,扭矩425N?m)。据网上报道,哈弗大狗/WEY坦克300预计提供了两款发动机选择?-?1.5T和2.0T(功率180kW,扭矩380N?m),?匹配9DCT变速器。

       写在最后:目前,随着汽车市场不断地走向成熟,各个细分市场的多功能车已经开始逐渐回归本质,特征趋势会更加鲜明。如,MPV就要体现MPV的特征。如前面所述,与此相对应的中高端/豪华MPV市场份额连年增长。如果将GL8级别的MPV回归家用,且价格有竞争力,则这个细分市场将爆发。即使目前作为商用,高端/豪华MPV也热销或供不应求,如丰田埃尔法、雷克萨斯LM、奔驰V系列等。MPV的最佳销量潜力地域/城市市场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京津冀,以及西部等地区。

       硬派SUV,城市型越野SUV或简称城市SUV,跨界SUV或简称CUV,轿跑SUV或简称RUV都将有各自的细分市场及客户群。城市越野SUV除了进一步地提升动力性、操控性、舒适性外,将回归越野性能,以备不时之需,出行、旅游、越野、拖拽、牵引、脱险等。城市型越野SUV的接近角及离开角都要大于20°(这样才能归类于城市型越野SUV,否则只能列入跨界SUV范围)。城市型越野SUV(城市用途?+?越野性能),跨界SUV(MPV/溜背+?SUV造型),轿跑SUV(轿车/Coupe?+?SUV造型)接近角及离开角都要大于20°,也是避免前几年汉兰达(接近角18°,离开角17°)所遭遇到的“爬坡门”(见网上新闻)。

       由于技术的进步,对于越野来说,传统的承载式或非承载式车身已经不是关键,为此,携动力性、操控性、舒适性、越野性等于一身的中型、中大型城市越野SUV细分市场将会有显著的(或许爆发式)增长。城市型越野SUV的最佳销量潜力地域/城市市场为西部地区,特别是成渝及青藏高原,西安以及中原河南、东北等广大地区。

       能否成为一款卓越的城市型越野SUV,一些基本参数非常重要。以中大型城市型越野SUV为例,整车动力系统消费者感知“双百”指标(百公里加速,参考值?-?等于或小于7.7秒;百公里油耗,参考值?-?等于或小于8.8升),发动机动力技术指标(最大功率,参考值?–?等于或大于200kW;?最大扭矩,参考值?–?等于或大于400Nm),整车车身几何/结构“双角”指标(接近角,参考值?–?大于20°;?离开角,参考值?–?大于20°,以上也是中型/中大型豪华SUV具备城市越野特征的都已经满足的参数,如宝马X3及X5,奥迪Q7,奔驰GLC及GLE)。同时,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或超越200kW,最大扭矩达到或超越400Nm,以及接近角/离开角达到或超越20°也是所有卓越的城市型越野SUV应该参考的指标。?当然,一款卓越的城市型越野SUV,操控性(转向,极限操控),舒适性(行驶平稳性,NVH,温控系统,音响系统等)等系统也同时要优秀。

       注:及数据来自网络。

       关注车业杂谈车家号,互动将有机会赢取精美小礼品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今天关于“西安雷诺汽车”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西安雷诺汽车”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